最开始点歌的小姑娘,听不懂《梁祝》,这种不够活泼欢快的曲子,大多数小孩子都不会喜欢。
她觉得吹笛子的姐姐吹了一首大人点的曲子,应该再吹一首小朋友点的曲子了。
于是,她高高地举起小手,冲苏醒喊道:“姐姐,姐姐!你可以吹一首《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吗?”
原本也想点首歌的一位大叔,听这小姑娘在他之前开口点歌了,他已经张开的嘴巴又闭上了。
苏醒冲小姑娘笑道:“可以啊。”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是无数人的童年,2005年首播的时候,苏醒也还是个孩子,这也是她的童年。
苏醒对这部动画的主题曲当然不陌生,谱子她也早就背过了。
她将竹笛横在唇边,开始吹奏起来。
点歌的小姑娘特别开心,她随着节奏摇头晃脑,嘴里还哼唱着这首歌,并且唱得越来越大声。
这下,变成苏醒和小姑娘合作表演了。
拿手机拍摄的也不止孩子妈妈了,周围看热闹的人中,也有好几个人拿出手机拍摄她们。
一曲结束,周围顿时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啪啪啪——!”
这些掌声不止是送给苏醒的,也是送给大方唱歌的小姑娘的。
小姑娘唱得不错,嗓音稚嫩清甜,特别可爱,加上她长得本来也甜美,十分讨人喜欢。
“吹得好,唱得也好。”
“大姑娘、小姑娘都大大方方地,真不错。”
小姑娘被大家一夸,有些高兴,也有些不好意思。
她将小脑袋埋进了妈妈的怀里,但听到大家夸她大大方方,她又把小脑袋从妈妈怀里拔出来了,还用小手整理了一番头发。
周围顿时发出了一阵闷笑声。
苏醒也觉得小姑娘的反应很有意思,也弯着眼眸笑。
之前慢了小姑娘几秒的那位大叔,这时终于找到机会点歌了,“丫头,《乡间小路》这首歌,你会吹吗?”
苏醒说:“我背过谱子,可以一试。”
“来来,吹来听听。”
苏醒回想了一下谱子,开始吹奏起来。
这首歌是80年代非常火的一首民谣,中年以上的人,大多都对这首歌不陌生。
有好几个人随着笛曲的节奏跟着哼唱起来。
苏醒吹完这首曲子,抬眼,发现聚过来的人又多了一些。
旁边长椅的小姑娘,这时又高高举手,开始点歌了,“姐姐,你可以吹一首《爱我你就抱抱我》吗?”
苏醒点头道:“行啊。”
她这几个月可背过不少大人、小孩儿都熟悉的曲谱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那位小姑娘点一首儿歌,看热闹的大人们就点一首经典老歌。
两方人仿佛有了某种默契,你点一首,我点一首。
苏醒则成了一个无情的吹奏机器……
除了有两首曲子她没看过谱子,实在不会,其他的她都吹出来了。
不丢已经趴下了,嘴筒子搭在麻麻的鞋上,闭上眼睛,进入了它自己的小世界。
偶尔有不知是谁的手伸过来,撸一把不丢的狗头,它没有感受到恶意,就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忽然,苏醒听到有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说:“丫头,你会吹《玉芙蓉》吗?”
她一下抬起头,循声看了过去。
她看到了一位六七十岁的大爷,正目光炯炯的瞧着她呢。
苏醒笑道:“吹过几次,还不是很熟练,请老师指导。”
《玉芙蓉》是竹笛7级的考级曲,这位大爷能点这首曲子,应该是个懂行的。
她将竹笛横在唇边,开始吹奏起来。
这首曲子,会运用到叠音、打音、颤音、赠音等技巧,如果按照7级考试的要求,还会涉及到滑音、吐音等技巧的运用,以展现演奏者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情感的把握能力。
那位点歌的老者,听着苏醒的吹奏,轻轻点着头。
苏醒吹完这首《玉芙蓉》,期待地看向点歌的老者,“老师,你觉得我有哪里不足吗?”
老者想了想,也从身后抽出了一支竹笛来,然后也吹起了这首《玉芙蓉》。
周围的人很是惊讶,竟然又来一个吹笛的呀?
这老者似乎水平还不错呢?
旁边长椅的小姑娘也停止了点歌行为,好奇地看着这位也开始吹笛子的老爷爷。
老者一曲吹完,笑看着苏醒,“你自己感觉呢?”
苏醒起身,向老者鞠了一躬,“多谢老师指点。”
老者又笑问苏醒,“你还会吹什么拿手的曲子?再吹一首听听。”
老者旁边还站着两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大爷,也都在打量的苏醒。
其中一个大爷,眼睛还扫了一眼她放在长椅上的二胡匣子。
苏醒心里一动,仔细一瞅这位大爷,看到他也斜背着一个匣子。
她眼珠转了一下,笑着说道:“有一首曲子,不敢说多么拿手,但我练习的还挺多的。”
那位吹笛子的老者说:“那你现在吹吧。”
苏醒横起竹笛,找了一下感觉,开始吹奏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