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关,城主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特命临州牧李浩。即日起兵一万,探查青州内燕军动向,若探得燕军撤离,立即带军入驻青州。钦此!”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叩首。
宣旨太监柔和的说道:“李州牧接旨吧!”
“是!”
一脸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大汉从人堆中站起身来,用双手接过圣旨。
任谁也看不出来,此人是当初镇守黎山关,意气风发的李浩。
他自从得知青州等四大边州被宋皇割地求和后,就变成了这样。
同时为了不想看见朝堂中那帮人的嘴脸,特地请命驻守临州,宋皇也是准了他的心意,封李浩为临州牧。
这位太监也听说过李浩的事情,但是也不好说些什么。美其名曰皇命要紧,不能耽搁,让李浩赶紧动身。
他则是带着人离开了黎山关,赶回宋京。其实众人都心知肚明,吃不了边疆的苦,不想待在这个鸟不拉屎的边关。
李浩没有理会,任由他离去。
只是默默地看着手中的圣旨,里面还夹了一封皇帝密信。
“你等先行回去!”
“喏,大人!”
临州大小官员,皆是退出城主府,不敢打扰李浩。
李浩缓缓拿出密信,仔细阅读信中的内容。越读脸上的怒气越甚,直到心中之怒涨到了顶点。
气的这个堂堂后天八重境的武者,一脚踏碎一片石板,溅起一阵尘土飞扬。又是一手将密信捏的粉碎。
“耻辱之极!”
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又是无可奈何的看着天空。
心中悲凉道:“割地赔款就算了!现在还要因为燕国一句话,就扼杀我宋国的天才。要你们这些酒囊饭袋有什么用。”
噗通一声,跪倒在满是碎石的地面之上。
“老天爷啊,这要我如何是好啊!”
一边是皇命,一边是宋国民间的天骄。这让他如何取舍。
自古忠义不能两全,说的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吗?李浩眼中竟然不自觉地落下一滴眼泪。
尽管他很想让这个天骄存活,可无奈的是宋国皇室已经暗中派出了书名后天九重的高手前来。
(燕国并没有把信息透露给宋国。以宋国目前的信息,林云只是一名后天九重巅峰的武者。)
他不知道这些现在在那里,就算知道。以他区区后天八重武者,又如何能够左右他们的决定。
也不知过了多久。
李浩擦去脸上的泪痕,从冰凉的地面站起身来,将圣旨在木箱中。
然后高喝道:“福来!”
“将军!”
李浩的亲卫从屋外小跑进来。
“去马厩把我的马牵到府外,等我出来!”
“是!”
福来马上跑去后院。
至于李浩则是去穿戴好自己的甲胄,佩戴好自己的寒铁双锏。
踏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城主府。
“将军!”
福来将马牵到其身边。
李浩微微颔首,接过马缰绳,一跃而上,稳稳的坐在马身上。
“走去军营!”
“喏!”
两人各自骑着自己的马,一路向着军营而驰行而去。
两人刚走不久,在城主府旁,那些不起眼乞丐也开始行动了起来。
李浩两人一路的行踪,全部被黎山关的乞丐看着眼中。
没办法,这个历经残酷战争的临州,什么都可以不多,但是偏偏乞丐不行,没有人在意这些比草命还贱的乞丐。
很快李浩前去军营调兵遣将的动作,被一批乞丐汇报到了方鑫耳中。
当然狡兔有三窟,方鑫在黎山关的布置的据点不止一个,那些乞丐也是也不知道他们是为同一个服务。
在西城贫民窟的一个破旧的小房子中。
方鑫急忙的跟自己的属下,小伍说道:“你现在赶紧出城,去黎山关外找吴小宣,领两匹好马,连夜赶路回青州城,将黎山关出兵的事情告诉将军。”
“校尉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好,路上注意安全!”
“明白!”
小伍立刻从房中离开,先是超近道,一路小跑到城门附近,然后平复一下自己的呼吸,再表现的很是自然的经过城门口。
在展示了自己身份牌后,缓缓离开城门。在走到合适的地方,小伍一路狂奔,跑去方鑫他们在城外布置的据点,领了两匹马后,也不休息就开始骑着马,抄近路朝着青州城的驰行而去。
与此同时。
李浩早已经领着两千骑兵,八千步军,行走在去往青州的官道上。
李浩他是比小伍先出发,起初还在他的前面。
不过因为有步军的缘故,不出一天的时间,小伍已经将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小伍走到小路,李浩走的官道。)
这些天无论是白日,还是夜晚小伍都在赶路。除非是马坚持不住了或者是他熬不住了,才会休息一会儿。等到他们恢复一些精力后,又是匆匆赶路。
不知过了多少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