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三日之前就该到沂州的,可楚明和李中想到沂州受灾严重,很多百姓定然食不果腹。
他们手中拿着景庆帝“如朕亲临”的令牌,自然可以开仓调粮。
二人不敢耽误工夫,忙给兖州、蕲州等离沂州较近的地方知州传信,调了一批粮食,又急匆匆地赶赴沂州。
饶是如此,也比预计到达的日子晚了三日。
之前弄到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了,清沐等人正在为粮食发愁的时候,楚明和李中来到了,随着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成车成车的粮。
这下,再也不用发愁了。
不管是冯兴,还是周德,都迫切地希望朝廷钦差快些来到。
冯兴知道,钦差来到之后,整个沂州就有救了。而周德则是想让钦差大人快点查明冯兴的罪证,好将他拉下马。
楚明在出发之前,已知道了周德是三皇兄的人。他在见到冯兴与周德的时候,不免多看了几眼。
冯兴还是很镇定的样子,一点慌乱都没有,不管事情到底如何,只这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都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相比之下,周德就有些沉不住气了。
楚明心中忍不住叹了口气,三皇兄看人的眼光实在不行。
到了知州府,楚明与李中见到了燕北,他们听冯兴提起过,这些日子全靠燕北带着人施粥,才撑了下来。
一路走来,也听老百姓念叨贤王殿下虽然远在徽京,却派了心腹之人救民于水火。
李中有些好奇,燕北是从哪里弄来的粮食。
对着李中,可不像是对着冯兴,冯兴焦头烂额之际哪管得了那么多,李中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人。
燕北略一沉思,对李中说道:“李大人,请借一步说话。”
待到了只有他们二人的地方,燕北才徐徐开口。
“不敢欺瞒李大人,这批粮是从一位故人处得来的。大约数年前,贤王殿下在蕲州救过一位富商,这次燕北来到沂州,竟重遇故人,那位富商正是沂州人。燕北不忍见百姓忍饥挨饿,只好请人帮忙。为报答殿下的救命之恩,那位富商就将所有的存粮都拿了出来。”
燕北说着,心中有些发虚,真是对不起司徒姑娘。
明明是司徒姑娘弄的粮食,现在只能把功劳安在贤王殿下的头上了。
“原来如此,竟是因为贤王殿下的恩德吗?那位富商是谁,燕北可否告知?他日回京的时候本官定禀明陛下。”
燕北摇摇头,“请李大人见谅,燕北答应过,不透露此人消息”。
燕北又道:“李大人放心,燕北将殿下给的银票都给那富商了,算是向人家买的粮,不能白要人家的东西。等回了徽京,燕北会禀报殿下的。”
说着,燕北觉得自己的脸又热了几分,银子是宁王殿下的。
“哦,已经给了银子了。贤王殿下人还在徽京,却帮了沂州大忙啊。也罢,既然不便透露,本官也不多问了。日后等贤王殿下处理此事吧。”
不一会儿,李中与燕北二人回来了。
楚明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与李中商议怎么处理沂州之事。
他心中清楚,大皇兄的事不想让自己知道。只是没想到,大皇兄人还在徽京,却能运筹帷幄这里的事。
跟大皇兄比起来,三皇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
朝廷钦差来到的事清沐等人也知道了。
楚明与李中皆不是好糊弄的人,以后他们绝不能轻易到知州府去。
这几日清沐和楚玄也一直在暗中查访有关沂河堤坝的事情。
二人想方设法,倒也真的去到了堤坝被冲毁处,一番近距离查探下,果然是偷工减料的工程。
当年为修建沂河堤坝,朝廷可是拨下了近百万两银子,而今来看,估计这当中连一半都没有用到正地方。
楚玄知道,这件事跟冯兴一定脱不开干系,他在沂州经营多年,没有人能轻易躲过他的耳目。
清沐感觉到了身边楚玄的低气压,她用力地握了握楚玄的手。
“阿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什么人做了亏心事总会被人知道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无需自责。你和英华兄在徽京,冯兴在沂州,他做了什么你们也鞭长莫及。”
楚玄抱了抱清沐,他的清沐懂他,也理解他。
事已至此,现在要做的就是弄清楚真相。李中来了,定是要好好查探一番的,李中在明面上查,那他就在暗中查,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清沐,我们回去吧。我没事,不用担心。”
二人来时是借助一只简易的木筏,慢慢地划了过来。
一如来时那般小心翼翼,楚玄尽量将清沐挡在身后。
可谁也没想到,绑木筏的绳子竟突然断裂了,慌忙中,楚玄赶紧转身一把将清沐抱住。
那些污水这些日子自然蒸发了一部分 ,但还是不浅。
楚玄一手紧紧抱住清沐,一手抓着一块浮木,用尽浑身的力气往外游。
燕北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让肌肤沾到这些污水,这下好了,二人整个泡在污水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