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黎牙实掏出了手捧雷的时候,那手捧雷落在了一个刺客的面前,刺客的第一想法是,黎牙实从树后面,到底丢出了个什么东西,但轰鸣的爆炸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他也没办法有更多的想法了。
火药爆炸后,药筒里藏着的铁珠子,带着尖啸声,四散溅射。
这一个手捧雷,炸死一人,炸伤了两人,而另一边的三名刺客,面对这个状况,陷入了疯狂之中。
“神术!是神术!”惊呼声此起彼伏,刺客们大声呼喊着,黎牙实走的并不远,宫廷卫队很快赶到,将所有的刺客抓捕归案。
黎牙实还有四颗手捧雷,人就是这样,无法想象认知之外的事物,泰西普遍蒙昧,宗教十分普遍,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事儿,就会往神鬼身上去套,黎牙实扔出的手捧雷,超出了这些刺客的认知。
这压根不是什么神术,而是人力创造的奇迹,戚继光根据开花弹发明的一种单兵武器,其前置科技就是大明广泛采用的延时木质引信和开花弹,只不过技艺更加困难了一些。
大明的匠人,当真是巧夺天工。
黎牙实靠在树后,用力的喘着粗气,他浑身是汗,宫廷卫队赶到,安全之后,他的思维脱离了高度紧张,四肢趋于无力,甚至站不稳身子。
他不年轻了,已经五十多岁的他,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回到泰西,泰西就用了这种方式欢迎他的回来。
他的思绪变得十分的混乱,他在猜测刺客的来历,在猜测安东尼奥的立场,在思考自己若是没有回到泰西,就不会突遭横祸,在思考自己留在大明的孩子们。
思绪过于混乱,影响了黎牙实的判断能力,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屏弃了所有的杂念,控制自己站了起来,检查自己是否有伤势。
刺客的火铳,擦破了他的衣服,并没有任何的伤势。
他把那些复杂的思绪,全都拆成了单独的问题,这是矛盾说教他的方法论,把一个因为不同立场、利益所产生的复杂矛盾,拆成小的矛盾。
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彻底理清楚自己的处境,进而做出决策。
在宫廷卫队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理清楚了自己所有的问题。
他心中的恐慌逐渐消散,局面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内,回泰西就是这样的局面,做了决策,没必要悔恨。
人生就是这样,只有落子无悔,任何的悔恨,除了增加精神内耗之外,毫无作用。
同样,那条未曾踏入的道路,也不必过分渲染它的美好,同样也是布满荆棘。
其次,刺客来源,他也有了明确的判断,两拨人,大抵出自三个方面,费利佩对黎牙实背叛的恼羞成怒、教廷对他违背终生不娶誓言的惩罚、法王雄狮亨利不想让他前往法兰西。
而安东尼奥的立场,也可以确定,安东尼奥既没有纵容,也没有授意,他就是单纯的无能为力,他要是有办法,他最亲密的战友,剑圣马尔库斯,也不会死了。
马尔库斯死后,安东尼奥也遭受过各种各样的刺杀,来自不听话的贵族,来自里斯本的海商、来自费利佩、来自英格兰等等。
大明环球贸易船队船长、番都指挥霍丞信来到了王宫,见到了黎牙实。
“如果继续留在泰西,这样的刺杀会接踵而至,跟我回大明吧。”
“陛下不会笑话你的馁弱,临行前,陛下专门叮嘱过我,如果你后悔了,就把你带回去,大明不缺你这么一双筷子。”霍丞信十分真诚的说道。
黎牙实在大明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翻译了大量的泰西算学着作,同时还引荐了伽利略、开普勒入明,他还长期充当了友邦惊诧的角色,从一个夷人的视角,看待大明问题,给大明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纠错能力。
霍丞信意味深长的说道:“泰西是当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没有发生改变,大光明教为了追求光明,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揠苗助长。”
黎牙实听得懂汉话,也学过很多的成语,有个农夫见麦苗长得太慢了,就去田里,把麦苗都拔高了一些,后来这些麦苗全都死了,泰西的生产力低下,连铁锅都不能普及,生产关系是农奴和奴隶主。
这种情况下,打破旧有的生产关系,就能改变一切吗?真的会迎来光明吗?
霍丞信对此,是完全悲观的态度。
黎牙实摇头说道:“霍指挥,你说的对,泰西眼下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我很清楚的知道,但,无论泰西什么时候想要变革,都需要从改变生产关系,从废除农奴制度开始。”
“而我们这些先行者的作为,绝非没有意义。”
“泰西的情况和大明完全不同,大明远在万里之外,大明的经验只能参考,路还是要泰西人自己去走,跟头也要泰西人自己去摔!摔得狠了,穷则变,变则通,穷途无路才会发生改变。”
“探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都会让后来者受益匪浅,这就是我要留下来的理由。”
霍丞信听闻黎牙实如此说,略显无奈的点头说道:“好吧,你已经离开了大明的商船,我不能派海防巡检保护你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