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对着歌曲旋律歌词听得认真,易半提要求:“主歌后面那一点,我唱的是青春,你听的是岁月这一句,和弦走向有点奇怪啊……”别看他只写歌,编曲也是懂的。
甘凯呈说:“C挂四……还好啊。”
易半问杨景行:“你不觉得不够流畅?”
杨景行点头:“我也是自作主张,因为考虑到童小姐唱到这一句的时候,重音可能会在青春和听上面……”
童伊纯点头:“嗯,差不多,也不算重音。”
杨景行继续:“所以我建议陈彦突出一下歌手的重音,不然不够明显,这样做不显得做作又比较冷静,不知道对不对。”
易半伸手:“我看看谱子……”和大家一起仔细看了一会后又怀疑:“你作曲系的,这级数怎么算的?你看,这应该是四,这应该是三,不是好得多?”
杨景行点头:“也行,不过就成了卡农模式了,感觉用得太多了……”
易半冷笑:“这怎么是卡农了?卡农是。”
沈奕博提醒易半:“C调的,一样,改这个就要改框架……”
易半再仔细看看:“哦,对,不好意思。”
甘凯呈笑易半:“你个songwriter,和人家poser争和声?”
易半不畏强权:“切,我来开会就可以提意见!”
杨景行对童伊纯说:“其实易半哥的建议也好,就看你怎么选择。”
童伊纯是玩吉他的,又想特立独行,当下就选择了:“就用这个。”
基本定夺一首后,杨景行又开始介绍下一首,先通知大家:“还是陈彦的,这一首他高叠和弦用得比较多,我觉得是个不错的尝试,大家帮忙听听看。”
对于编曲,这里最能说上话的就是杨景行和沈奕博了,两个人也慢慢讨论开了,一套接一套的,让兰静月几人肯定是云里雾里。
郝胜峰虽然也是实力派的,但是他没那么多成文字的理论基础,所以大多时候也只能听着,偶尔提意见。
讨论甚至争论的结果,是让沈奕博无奈地说:“要真的出新,只能在配器上功夫,不能老是几件套。”
杨景行点头:“我也觉得,我用这种配器方法做了下尝试,自己都觉得不过关。”
甘凯呈鼓励:“听听看啊,过不过关不是你说了算。”
杨景行就献丑了一首自己用老套配器方法制作的伴奏小样,配的是童伊纯那几首歌中最没什么商业性的一首,歌名叫《坠落》。
声音一响起,就吧一群人震惊了一下,一开始诡异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像是恐怖片的配乐,接着又是扎实的鼓点和弦乐齐奏,演变成动作大片了。
童伊纯明显皱眉,显然杨景行的尝试未免太不考虑出专辑之人的感受了。只有沈奕博和甘凯呈还算冷静,并似笑非笑。
前奏结束后,伴奏才算回到歌曲旋律上去,但是依然和童伊纯以前的风格大相径庭,厚重的电子乐和动感十足的弦乐,起码从普通思维上是配合不上歌曲和歌手风格。
童伊纯皱眉归皱眉,但也还是表现得尊重杨景行的劳动成果,边听伴奏边看自己的歌谱。
居然还有电吉他这种童伊纯几乎从来没用过的乐器,而且听起来明显怪异,根本就是为了求新而故意新。
还好,伴奏没有一直夸张,慢慢地真的开始“坠落”了,总算是有了点为歌曲服务的态度。
最后,歌曲应该结束了,可伴奏却又一下高潮起来,而且很是绚烂的感觉。这那是为写歌人编曲,根本就是编曲自己炫技啊。
在绚烂多姿伴奏陡然结束后,大家都不说话。
意识到都在等自己的意见后,童伊纯抬起头来说:“先不说这个,看看大家选的歌吧。”
甘凯呈不怕表现自己的懒惰,吩咐杨景行:“你来,都是你的事。”
杨景行说:“先听易半哥的吧。”
易半谦让:“你先来!”
杨景行这方面的态度还是端正的,候选的二十几首歌都整理好了,还有他自己的文字说明和推荐等级。
所有歌都有小样,有些是作者自己做的,有些是杨景行做的,有些只有人声唱,有些编曲版本,有些是编曲加人声。
大家都看看杨景行整理的资料,童伊纯就按照杨景行的排列顺序开始听,还笑:“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啊?”
杨景行承认:“我不懂,觉得你可能会喜欢。”
听完第一首,甘凯呈先开口:“你改过没?”
杨景行说:“都没动。”
甘凯呈点头看童伊纯:“还不错。”
童伊纯也点头:“还行。”
杨景行重点推荐的几首歌,童伊纯都听了完整版的,然后就慢慢没耐心了,最后几首歌都只听了几句就放弃了。
然后再听易半的两首歌,他自己做的小样,自己唱的。风格依旧,不是个商业写歌的,歌曲不但旋律不抓普通歌迷的耳朵,甚至连曲式结构也奇奇怪怪的,但是看得出作者有一些才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