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弗兰茨今时今日的地位,他早就没有必要继续立人设了,毕竟他觉得自己的形象应该足够伟岸。
弗兰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找出来,然后进行调查。将那些蠢货和受蒙蔽之人摘出来,公开审判那些想要浑水摸鱼的奸人。
弗兰茨会再次明确这场战争的目的: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而借机滥用职权、制造冤案、贪污经费的人则同样是敌人,是祸害,应该一并铲除。
弗兰茨并不喜欢别人借自己的势为恶,他更不想自己作为一切的元凶。
当然弗兰茨的行动也是在加深人们对自己英明君主的刻板印象,毕竟如果他真的足够让人敬畏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敢于铤而走险。
弗兰茨并不需要让人觉得自己是受到了蒙蔽,实际上他的反应和行动都足够迅速,蒙冤之人并不多,受到的迫害也不严重。
但弗兰茨的打击却是非常迅速,而且会对受害者给予足够的补偿。那些补偿自然要从诬陷者的身上出,这会大大加强沉冤得雪之人的爽感。
当然那些诬陷者如果真榨不出油水,弗兰茨也会给予受害者补偿。
弗兰茨作为一个英明君主的弧光过于强烈,人们只会记得他在惩治恶徒,甚至会觉得一切都是皇帝陛下设计好的。
通常来说官场上常用的浑水摸鱼和倒打一耙对于弗兰茨这样的君主是毫无作用的,因为很多时候他就是皇权本身。
至少想要通过舆论和道义来让弗兰茨屈服是几乎不可能的,毕竟无论弗兰茨是个明君,还是一个暴君,都没人想要和他站在对立面。
哪怕是真有不拘一格之人也会掂量掂量,几年前和近些年发生的那些事。
弗兰茨的行为在其他国家看来就比较离谱了,毕竟向老鼠宣战这一口号实在过于荒谬。
弗兰茨本人的形象一时间出现在了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之上,不过大多是十分讽刺的形象。
比如弗兰茨穿着盔甲拿着盾牌和短剑与一只同样带着皇冠手持长矛的巨型老鼠在决斗。
盾剑对长矛是古罗马竞技场中的经典对战组合。
“什么宣战了?”
约翰·罗素猛地从座位上弹起来,他现在就怕奥地利帝国会横插一脚。
奥地利人无论加入近东战争,还是北美战争,亦或是去印度搞事对英国来说都是十分糟糕的消息。
因为奥地利帝国是真有可能威胁到英国本土,一旦奥地利帝国开始进攻英国本土,英国就将面临一个两难选择。
要么收缩兵力全力应对奥地利帝国的进攻,要么就以北海舰队和现有的兵力硬抗到底。
但前者会导致其他战场上英军的力量严重不足;而后者则是一场豪赌,就目前看来北海舰队和英国本土的兵力很难抵挡住奥地利人的全力进攻。
“糟糕透了!”
这是大多数英国高层的第一感觉。
“什么?向老鼠宣战?”
拿破仑三世和亚历山大·科洛纳·瓦莱夫斯基也是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甚至觉得是自己听错了,毕竟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奥地利帝国的动向。
由于铁路的存在,奥地利帝国的兵力调动十分频繁,理论上讲他们对加入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奇怪。
不过对老鼠宣战,他们属实是一头雾水。
英法的高层一致认为弗兰茨此举必然有着什么深意,或者是奥地利人发现了什么秘密。
虽说英法都怀疑奥地利帝国能在消灭老鼠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好处,但他们实在不敢做出如此有悖常理的决定。
而且英法的高层都找来了大量各界专家分析消灭老鼠的可行性,得出的结论是根本不可能。
这不光是一个笑话,而且劳民伤财,毕竟从未有人能消灭哪怕一个村子的老鼠,更别说整个国家的老鼠。
所有的专家都认为是奥地利那位皇帝陛下的老毛病又犯了,毕竟他时不时就会提出一些根本不可能的设想。
“奥地利帝国还有专门预测天气的政府部门,他们以为自己是什么?上帝吗?”
奥地利帝国在科学界一直被认为是暴发户,完全靠着金钱激励和政府扶持才能走到今天。
“先生,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智力多半有些问题。您不必太过在意...”
此外真的像奥地利帝国一样向老鼠宣战也太过荒谬,民众对他们的支持率不足以让他们制定出如此荒唐的政策。
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多二世倒是想学弗兰茨,但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威信。如果强行颁布只会适得其反。
德意志诸国也十分疑惑,尤其是威廉四世,他觉得奥地利帝国最有可能向普鲁士宣战,结果居然向老鼠宣战,难道自己在弗兰茨眼中只是鼠辈吗?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威廉四世都在第一时间宣布进入战备状态。至于普鲁士要应对的危机是老鼠,还是奥地利人那就不清楚了。
俾斯麦抓着自己的头发,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这是要做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