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开拔
说起这个事情,是一个悲伤的事情。
因为从此刻开始,郑凯以后的路是悲壮的。
光荣而又艰巨,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这是士兵突击里的台词。
郑凯的路完全不一样。
光荣在于勇武,艰巨在于成长,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状态。
不同的岗位练就不同的技能。
十六号,清晨,伴随着雾气,郑凯穿戴整齐的站在镜子前。
这是在家乡的最后一个清晨。
也是这辈子最后一次在那个房子里起床。
本来是激动的心情,此刻却是非常的不舍。
收拾好东西,准确的说是整理好东西。
没有什么可以收拾的,所有与当兵无关的东西郑凯都是装在脑子里,所携带的物品几乎没有一样和部队无关。
郑凯只是认真的把人武部发放的物资整理好。
要说和部队没有关系的东西,或许只有村支书送的笔记本和钢笔,还有自己带的几本书了。
这一天爷爷也给了郑凯唯一的一次钱。
走了。
很简单,很有画面。
一个背着背包的青年孩子,提着一个包走在家乡的小路上。
已经预示着接下来的路要全力奔跑了。
自己选择的路,自己含着泪也要全力去走好。
单枪匹马,一腔孤勇。
“郑凯你去当兵了啊。”
到了村尾遇到了长辈,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嗯”
“好好干,最起码当个师长回来。”
“师长?瞧不起人,最起码也得当个司令啊。”郑凯在心里想着。
“嘿嘿。”
郑凯嘴上却笑着回复着。
算是收到指令了。
也算是定一个小目标了。
到了人武部报到的地方。
这里远比村里热闹很多。
很多人。
几十个当兵准备走的人。
更多的是欢送的人群。
看着这么一群人,郑凯的目光一直在搜索,希望看到某些人。
只是还是有点失望了。
也就只有姗姗来迟的母亲。
泪水差点没有忍住。
不支持归不支持,不反对归不反对,归根结底这种感情是伟大的。
最后的最后完全支持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父母。
郑凯不善于表达感情,也不屑于表达感情。
但不代表没有感情。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在书生义气时代的课本上确实有点不太光彩。
书呆子属于是,完全是学习学傻了。
也是因为母亲的到来,郑凯认识了第一个战友。
“你怎来的?”
多年不见的老友开场白就这么直接。
传统文化,就是这么善良,总是会关心别人,打招呼也是。
你怎滴?你吃了吗?友善而又关心。。。
“我家小孩当兵了,今天走,过来送送。”
“你家小孩也当兵了啊?”
“嗯,你家小孩什么兵种啊?”
“不知道呢。”
“我家小孩特种兵。小韩瑞。”
仔细一看,确实有那么一批人员脖子上挂着牌子。
顺着目光看去,面前的人叫韩瑞。
特战的兵源。
这是指定去处的。
对于这一点郑凯是羡慕的,至少知道自己去往何方,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你没问问你家小孩去哪里啊?”
“到哪里问,也不知道啊。”
“韩瑞你好,我叫郑凯。”郑凯自我介绍着。
自来熟。
这点不矛盾。
不同的场合,遇见不同的人,郑凯的状态也不一样。
至少说那个时候的郑凯能够安然处之的环境还是有的。
“我家小孩腼腆害羞。”
“小韩瑞你打个招呼啊。”
腼腆,木讷,确实。
“你是特战的啊?特种兵啊,那很厉害的。”
憋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韩瑞怎么就去了特战了?
相比较而言,其他地方就比较火热了。
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一个家伙很活泼。
陈果,有点军事迷的样子。
军事常识似乎比一般人多一点。
对于场面的各种人物的辨识比较清晰。
士官,军官,各种级别总是能够准确的说出来。
这个陈果也是特战的。
集合地点,郑凯勉强的也就记住了这两个家伙。
其他人也不认识,也懒得认识。
尤其是撒狗粮的那些家伙。
“集合。”
一声口令,扩散到了整个世界。
“妈,我走了。”
“嗯,去吧。”
最简单的话语,也是最后的寄托。
点卯之后,就是上车,郑凯又开启孤寂模式。
随着大巴车的行驶,未知的未来,变的越来越模糊。
主要是郑凯自己啥都不知道。
从县里人武部出发,到市里人武部。
再从市里人武部到火车站。
没有见过世面的郑凯,早就摆烂了。
随波逐流,任意安排。
但是看到火车站的情景之后,郑凯那摆烂随波逐流的心瞬间沸腾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