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戏真做?
陆卫国点点头,握着剧本,“咋样,有难度么?”
马禹东挠挠头,难度肯定有,“先拍一遍试试吧。”
陆卫国眼前一亮,好小子,他就知道马禹东骨子里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干劲儿!
招呼剧组其他人,“来来来,准备拍了,先试一遍戏。”
对于陆卫国来说,这部戏就是以马禹东为主,其他都是一群啥歪瓜裂枣地,指望那群人给这部电影增加票房,倒不如寻思着如何在马禹东身上作文章。
陆卫国说的是试下戏,实则已经让摄像师将机器打开了,他就要将大家一些镜头之外的事情拍下来,以后还可以作为花絮。
马禹东正在给其他人讲戏,这时村长来了,“有才,这是咱电视台的记者。”
村长身后跟着一个记者,和一个扛着摄像机的摄像师,记者主动伸手:“蔡有才,菜导!”
“俺采访的内容是这样的:首先想请你谈一谈,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然后结合你们拍这个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体会,举一反三地说明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新风尚、新面貌!”
哎哟卧槽!
马禹东震惊了,他这次是真的相信这是陆卫国请来的真记者了。
这话一套一套的。
当初跟宁昊那孙子拍戏时,也没见到有记者提问这些问题,只能说不愧是官媒。
如果唠闲嗑,马禹东没有问题,可是上升到思想文化建设主题,那他真的有些头大了。
好在记者也有办法,拿出一个大提词板:“菜导,咱们这样,我把词儿都写在这上面,你就照着读。”
马禹东点点头,那来吧: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在这个金秋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拍摄了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电影。
在县领导的关怀下…巴拉巴拉。
马禹东感觉到满满的讽刺,他当初拍电影前,还特意和赵老汉探讨过拍电影的事迹,那有那么多讲究?
陆卫国连忙让摄像机将这一幕拍下来,一字不落。
拍电影嘛,就是文化人的事情。
文化人干的事,就必须讽刺一下什么。
马禹东又不是傻子,摄像机开没开机他还看不到啊,直接硬着头皮演下去,同时暗骂一句:当导演的,都是一群坑货!
宁昊如此,这个陆卫国也是如此。
他清清嗓子,“当年日本人侵略的大事儿啊,人家大导演都拍过了,但俺村的事儿没有人拍啊。”
“我只是想着,让新生的孩儿们不忘本,记住他们的罪行,我就带着俺村的人拍这个电影,就这么简单。”
他说的简单明了,可是在陆卫国加工过后,在配上音乐发布到网上,反倒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比如,河南某部门就亲自下场转发。
这一转发不得了,从上到下,河南几十家媒体也紧紧跟随指示转发。
于是奇迹的一幕出现了。
马禹东,一个电影的伪二线演员。
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宁昊的狗腿子跟班,前段时间又联手和唐仁瞎姐闹了波绯闻。
这一刻却成为了正面人物。
一时间风光无限,没有哪个人敢在这时候站出来指责他。
颇为讽刺。
连远在首都的宁昊也看到了这条消息,他给黄博打电话:“我说老黄,你看见没,你兄弟东子又出了一波风头。”
黄博也正在看,嘴里咬着酸梅干,“靠,早知道演主旋律会有这种待遇,我也去电视圈混了。”
宁昊笑骂他:“你也不看看你自己长啥样,现在哪个电视剧男主角不是英俊的?”
“我哪丑?我现在出去拍戏,人家都说:哇!博哥好帅啊,丑帅丑帅的。”
丑帅…
宁昊无法理解现在女孩儿的奇怪心理变化。
黄博隔空给宁昊送了个中指,“不扯那些没用的了,你那部电影有信儿没啊?这都马上过年了,连个屁动静都没听见。”
提起这个,宁昊就上火,昨天尿尿都分叉了。
“唉,本来三爷跟我说的,这个剧本没问题,绝对能过儿,我也就拍了。”
黄博也跟着点头,“没错啊,我也听说高群书导演也拍了部西部片,而且人家都已经在电影院上档了,可是咱们这部戏啥动静没有,我这才给你打的电话。”
不过…
《无人区》和《西风破》能一样么?
《无人区》那是恶的纯粹。
《西风破》至少是jc破桉,原则上就不一样。
宁昊这段时间愁的头发都长出来了,于是干脆的剃了个平头,搓搓头皮,“我准备这几天找徐光头,在带他去xj重拍一下,至少把本地人的一些镜头全都给抹了。”
黄博挑眉,联想到7月份发生的事情。
唉…“行吧,反正是咱们哥几个拍的电影,到时候有啥需要就直说。”
“不急,反正明年春节档是跟不上了,慢慢来吧。”
黄博又话锋一转,笑呵呵:“我现在已经是影帝了,我自然不急,徐光头可是急得要命好吧?他老早就想凭借电影转型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